日前,宁波象山县墙头镇溪里方村——这座栖居着方孝孺后裔的古村落,迎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觉醒。
由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与墙头镇人民政府指导,学校多学院联合主办,宁波市级文化特派员侯丽娜统筹策划,溪里方村多方协同的“植本草·续文脉”活动盛大启幕。这场以“溪里有方·大美健康”为内涵,举行了二十四节气五彩药田开耕仪式暨标志“双基地一空间”与“美育共享导师团”的正式启动。
活动通过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与传统艺术的美育疗愈,为乡村振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古村的沃土上书写着“象山解法”的新篇章。

合影。学校供图
药田为卷:千年本草对话现代科技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在二十四节气田格交织的五彩药田里,传统农耕智慧与数字技术碰撞出火花。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艺术团学生们设计了药田的“节气文化故事数字芯片展板”,溪里方村农人们将药田绘制为“葫芦形的二十四方寸”,药田启幕中药种植学博士陆耕宇老师带领嘉宾们和研学的孩子们,将耕读传家的智慧和赓植文脉的药苗种下田间,在无人机航拍记录下药田“福禄万象”的全景。
溪里方村书记娄善成表示:这恰似方氏后裔传承一田一画镌刻“以文化人”的当代坚守。
宁波市文化特派员侯丽娜表示:这个项目在新征程的背景下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让乡村文化脉络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让每位参与者都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与代言人。

揭牌。学校供图
校地共振:康养文旅的新地标
本次活动以墙头锦时“节气药田”开耕为战略原点,通过三大支点构建“溪里有方·大美健康”品牌的创新矩阵——以二十四节气五彩药田激活本草产业根基,以“三乡三艺人文特色空间”赓续非遗文化根脉,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美育体育实践基地与浙江食药安全科普基地双授牌构筑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
这标志着“双基地一空间”创新模式正式落地,以“三脉融合”为架构,形成“健康文旅塑形、非遗传承铸魂、美育疗愈赋能”的体系,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中医药文化场景构建、乡土美育课程开发三大路径,构建起“产、教、研、游、养”生态闭环。
墙头镇镇长吴仲琪表示:“墙头镇作为宁波市象山县以山海港城融合为特色的文旅型美丽古镇,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全域旅游布局,已形成独具山海特色的四季文旅蓝图。校地深度合作溪里有方·大美健康项目的文化品牌加持,将进一步赋能墙头镇的文旅发展,使其成为长三角地区康养文旅的新地标。”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校地社协同: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共振”
从方寸药田到茶饮千方,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中医药现代化创新性发展在溪里方村找到了诗意注脚。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文化特派员侯丽娜老师,与象山县文化特派员溪里方村两棵树精品名宿主理人吴健老师以溪里有方‘膳’赠予仪式开启传统医药养生茶饮研习院。以一方药茶为媒,串联起校地社三方协同的创新脉络。通过构建"药田种植-古法炮制-文创研发-康养体验"全产业链条。

受聘。学校供图
美育破圈:从“活态传承”到“文化共富”
活动现场,浙江药科大学组建美育终身教育品牌:首批“浙学乐游·大美健康”美育共享导师团正式亮相,涵盖国家级社会运动指导员、音乐治疗师、操舞教练员、药用植物资源鉴定师、美术家、非遗传承人、芳香疗愈师、非遗技艺传承师、高级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古琴演奏家、健康直播导师等20位跨领域专家,形成大学美育与人文乡村的“超级智囊矩阵”。
首批乘坐“城乡美育文旅巴士”的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们也来到墙头溪里方村美育研学,并开启“星耀四明·海韵潮音·墙头锦时”公益展演。

授牌。学校供图
据悉: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溪里有方·大美健康”品牌计划以中医药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为战略聚点,自2024年11月计划孵化进程来。作为该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本次活动通过“节气五彩药田”“双基地一空间”“一方药饮”“美育共享导师团”“美育文旅巴士”五大创新板块,为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沈燕丽表示:“本次活动是千年本草文明在山海之间的当代演绎,更是校地协同创新的‘新药方’。通过校地共建的‘文化药方’,作为全国第一所药科类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我们以传统方剂学的‘君臣佐使’智慧为蓝本,淬炼乡村振兴的‘经纬把脉人’,让古韵墙头的药香与西沪港的潮声交响,共同编织出‘健康中国’的现代《山海经》。”
原文链接:校地社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浙江象山“二十四节气五彩药田”启幕_潮新闻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