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28日-3月30日,校长娄小娥率队前往浙江大学参加第一期“DeepSeek赋能企业创新专题研修班”,学校教务处、质量控制与评价中心、数字与信息中心、医疗器械学院等中层干部代表参加了学习培训。
此次研修班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智新知人工智能科技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为大家授课,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发展及大模型、浙大系“三小龙”、DeepSeek引爆的未来趋势以及热潮背后的理性审视与战略应对。他们从不同角度权威解构了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的协同跃迁机制,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数据资源、算法模型、计算能力)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驱动机制。授课专家通过案例向学员揭示人工智能既拥有分析推理和学科跨界融合的能力,也在数理思维和社会文化常识存在认知鸿沟,需要构建包含技术审计与人文评估的双重治理机制。培训期间,研修班还前往杭州申昊科技、浙江强脑科技、阿里巴巴集团开展现场教学,学习小组充分感受到要因地制宜从点状创新做起,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业务场景,积极拓展业务能力。


研修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娄小娥在总结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已进入关键窗口期,学校广大中层干部、教职工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她指出,要将人工智能工具的实践应用纳入全员培训体系,尤其要聚焦教学场景、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实现工具赋能。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实施数字素养专项提升行动,系统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思维、人工智能素养和人机协同能力,打造“人工智能+专业”双师型队伍。她特别要求各教学部门要在本学期启动“AI+课堂”改革试点,将大模型技术以及“懂智造”理念融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同时加快构建校本化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为“新药科”人才培养注入数字动能。